Made in U.S. or Taiwan?

多次看診被拒後,媽咪開始考慮要不要乾脆回台灣待產?這樣一來醫生的問題也解決(畢竟台灣要找到ㄧ個好醫生困難度較低,加上全民健保的方便性),媽咪還可以藉此多陪陪家人,加上美食的誘惑,台灣對媽咪而言有股強烈的吸引力。不過,皇阿嬤不答應,她說很多人都特地花了大把鈔票來美國生孩子,媽咪為什麼要逆向行事?如果真的回台灣待產,那爹地怎麼辦?爹地不可能丟下工作陪著我們回去,那這段時間爹地就沒辦法陪在我們身邊,也無法分享媽咪懷孕期間生理和心理的變化,及胎教的喜悅等。多方考量,多日考慮後,媽咪決定留在美國好好休養,跟著爹地一起等待我的到來,所以我應該是Made in U.S.吧?!

又被拒

繼何醫師不接生、鄭醫師保險被拒後,媽咪繼續打聽著醫生消息,詢問李醫生、郭醫生、陳醫生等,得到的答覆不是診所不收保險,就是醫生已不接生了,一家家詢問,一家家被拒,媽咪快把Flushing婦產科醫師翻過一遍,只是一點好消息也沒有。直到,打給了王醫師,櫃台小姐說她們收媽咪的保險,也說她們醫生在附近醫院接生,雖然沒人推薦,不過媽咪想說去看看也無妨,就約好時間前往看診。一到診所,看到一位年近70歲左右的老先生走出來,那位不會是王醫師吧?! (沒錯!!)媽咪詢問櫃台有關接生的事情,沒想到櫃台小姐反說她們醫生已不接生了,所以又把媽咪的保險卡退回。雖然醫生看起來真的是老到該退休了,不過之前多次確認得到的答案是怎麼來的,不懂。反正,這次看診又失敗,媽咪得再尋找下位醫生了,唉~

媽咪枕邊書

今天媽咪買了一本書,書名為: 懷孕、生產、育兒大百科 (朱雀文化出版),是即將於4月底臨盆的Gina阿姨推薦的,他說這本書很厚,但很實用,一本抵三本用,是她先生在台灣精挑細選後,特別扛過來送她的枕邊書。本來大阿姨說要幫媽媽從台灣買,不過運費算算,加起來應該跟紐約賣價($36)差不多吧。

這本書內容詳盡,圖文並茂,很適合新手媽媽參考,我每天晚上都有陪著媽咪看這本書喔~



收錄:
◎懷孕──世上最寶貴的禮物
100日懷孕計畫—產前檢查&克服不孕
10月懷胎全記錄—按月詳解懷孕大小事
懷孕中容易發生的異常狀況及疾病處理
◎生產──倒數計時的感動
生產過程紙上實錄-自然產&剖腹完整呈現
生產新文化—水中分娩、無痛分娩、羅伯分娩
滿分坐月子的基本原則─元氣媽咪的藥補食譜
產後肥胖不再來─漂亮媽咪的保養和塑身體操
◎育兒──為了比我更重要的你
0 ~ 24個月寶貝發育成長圖鑑
新手媽媽的12個基礎育兒課程
讓寶貝更聰明—0 ~ 2歲智能開發教育
讓寶貝更強壯—50道營養美味離乳食
讓寶貝更健康—60種小兒最常見疾病
特別收錄:上班族媽媽的懷孕生產育兒指南

被拒

得知何醫生不接生之後,媽咪開始四處打聽其它醫生的消息,希望能找到一位親切、接生技術好、配合生產的醫院品質也不錯的醫生。多方打聽後,大家一致推薦台灣來的「鄭醫師」。爹地幫媽咪約好星期一看診,在爺爺奶奶的陪同下,來到了鄭醫師診所。診所的環境與何醫師比起好很多,燈光較為明亮,牆上貼著臍帶血銀行、育兒新知等資料,看起來比較像個婦產科診所的感覺。媽媽開心的填寫著資料,等著跟我見面,沒想到,櫃檯小姐説他們不收媽咪的保險,沒辦法幫媽咪看診,除非媽咪要自費(從產檢到接生,費用約美金$6,000,不包住院費、化驗費、拉基拉扎費等),照道理而言,鄭醫師是在媽咪保險公司Network體制內的,應該要接受媽咪的保險,但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病人、醫生與保險公司有什麼誤會,造成媽咪沒辦法接受名醫的照顧,可惜ㄚ,看來媽咪又得努力找醫生了。

秀秀

媽咪這禮拜到邁阿密出差,還偷偷帶了一個小白臉一起去(就我ㄚ),因為沒人知道這件事,所以媽咪特別小心謹慎,但卻發生「Bedbug」事件,讓媽咪無法在隱瞞,只好向陪同到醫院的Debbie阿姨透露我的存在,這樣,Debbie阿姨才可以幫虛弱的媽咪再三確認醫生用藥的妥當性。

看過媽咪網誌的人(沒看過的點這),應該都知道媽咪被咬的情況還蠻嚴重的,所以醫生建議她打針,只是施打藥劑會先跟媽咪討論後再決定(用藥安全分級為A、B、C、D四級, A,B等級的藥物大致上對胎兒不會有影響,C等級需視個人情況而定,D等級會傷害到胎兒),醫生為媽咪準備的針中,有一個是抗過敏的,列為B等級,所以安全考慮上沒問題。但另一個針是讓媽咪快點排毒、消腫、身體舒服點的藥,列為C等級,必須由媽咪自行決定施打與否。這讓媽咪猶豫了很久,雖然媽咪自己難受到快暈過去,但想到我,她遲遲無法決定,只是如果不打這針,不知道要等多久毒素才會退、才能消腫。最後醫生說,這藥 “應該”不會對小孩有影響,但一定會讓媽咪好過點,加上媽咪還得工作,所以最後點頭答應了。不過,打針的瞬間,媽咪還是流下了擔心的眼淚,還一直跟我說“對不起,媽咪真的太痛了”。我在肚中抱著媽咪,想跟她說“媽咪,不要擔心我,我會好好的”,秀秀喔~

Debbie阿姨是個大好人,雖然跟媽咪因工作關係才認識,第二次見面,但她從頭到尾陪著媽咪找醫生、檢查、診療、到飯店理論、帶媽咪買水果等,都讓媽咪好感動。媽咪說,在異鄉能受人這樣的照顧,其實是不幸中的大幸了…要感恩!

第二次接觸

雖然上次何醫生說他不接生了,不過在還沒找到下一位醫生前,媽咪決定還是先看何醫生。3/14/09是我跟媽咪爹地的第二次接觸,何醫生一樣採內診的方式讓我跟媽咪爹地見面,只是這回醫生說我長大點(約兩個月大),可以比較準確估算出我的生日(10/12左右),看著媽咪爹地對著螢幕上一閃一閃的心跳興奮不已的表情,我也跟著開心起來~

幸福大孩子

自從爺爺奶奶來紐約與爹地媽咪同住後,他們倆就從我的爸媽變成了小小孩一樣,每天接受著爺爺奶奶無盡的呵護。白天,有爺爺現打的豆漿及現做的營養早餐(三明治加蛋及火腿),下班回到家,有奶奶煮好的熱騰騰晚餐(雞湯,多樣化的菜色),中午,還有美味的便當可帶。媽咪說,有爺爺奶奶在真幸福~我也這麼認為,因為每天都吃得好飽、好營養,謝謝,爺爺奶奶!!

反應

媽咪說知道有了我的當下,她跟爹地的反應都很冷靜,完全沒有像電影版中有震耳欲聾尖叫聲,眼眶充滿淚水的媽咪說「老公,我懷孕了」,更沒有開心抱著媽咪旋轉,直囔「我要當爸爸了」的爹地,兩個人只是靜靜的接受送子鳥帶來的好消息。

接下來,媽咪打了電話給遠方的阿公阿嬤報喜,阿公開心的問媽咪會不會生個帶把的?!媽媽害羞又興奮的說 “現在哪知道”,不過兩人心裡都喜孜孜的。阿嬤聽起來沒阿公來的興奮,只叮嚀著媽咪前三個月要小心,一切都還不確定,雖然阿嬤嘴上不說,媽咪卻感受的到阿嬤的關心勝過喜悅之情,因為母女連心阿。而媽咪最親的姐姐,也是我未來的大阿姨,聽到媽咪有了,高興的好像知道自己又懷孕了一樣,不斷叮嚀媽咪要注意這個,要吃那個才會讓我聰明又健康,媽咪說阿姨是目前為止聽到這消息最興奮的人。

而爺爺奶奶是爹地以外,第一個看過我照片的人,不過媽咪說爺爺奶奶的反應更是出奇的冷靜,聽到這消息就像聽媽咪說著生活上的瑣事一樣。不過,隔天早上,爺爺奶奶已經開始計畫該如何幫媽咪坐月子,將來我出生後的生活等,媽咪說爺爺奶奶感情很內斂,雖然嘴上不說,一樣開心在心頭。

聽起來,我好像還蠻受歡迎的,大家是不是都很期待我的到來?

我惹的禍

今天爺爺奶奶從Ohio飛來紐約渡假,聽媽咪說每回爺爺奶奶來美國,都會到每個點停留一陣子與姑姑、爹地媽咪們相處,然後再回台灣,每年會來美國約一、二回。不過,這次不一樣喔,與爺爺奶奶同行的人多了一位 Alice姑姑,聽說她準備來紐約展開三天 “瘋狂”美食之旅。本來這應該是普天同慶的事,尤其媽咪是美食愛好者,沒事就愛約朋友一起拓展美食領域,可惜,自從有了我之後,媽咪出現嚴重害喜孕吐現象,所以就算美食當前,也只有胃液翻滾的份,一點想吃的念頭也沒有。一開始酸梅對媽咪而言還有一點點舒緩作用,不過漸漸的連酸梅都幫不上忙,想吐的感覺只有增不减。所以,就算有機會於一天密集式的跑遍累積多年的美食天地(南翔小籠包、Flushing Mall阿宗麵線、Katz Pastrami三明治、Café Habana烤玉米及正宗電視冠軍拉麵),卻沒有任何一樣食物激起媽咪想吃的慾望,可惜又可憐。媽媽心理覺得對Alice姑姑很過意不去,但又不知道要怎麼說好?!希望姑姑看到這篇文章後能夠了解,媽咪不是對美食沒興趣也不是故意臉臭臭,完全是我惹的禍,嘻~